
胡澎,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社会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日本学会秘书长、中国日本史学会副秘书长。北京市第十三届政协委员、民盟北京市委第十二届委员。主要研究领域:日本社会、日本近现代史。出版有专著《战时体制下的日本妇女团体(1931-1945)》《性别视角下的日本妇女问题》『戦争体制下日本の女性団体』(日本こぶし書房)。主编有《东亚社会发展与女性参与》《平成日本社会问题解析》《少子老龄化社会——中国日本共同应对的路径与未来》(副主编)、《少子老龄化社会与家庭:中日政策与实践比较》(副主编),另在《日本学刊》《日本问题研究》《光明日报》《人民论坛》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微信扫码订阅 推送实时更新
胡澎
爱思想专栏作者

胡澎
胡澎,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社会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日本学会秘书长、中国日本史学会副秘书长。北京市第十三届政协委员、民盟北京市委第十二届委员。主要研究领域:日本社会、日本近现代史。出版有专著《战时体制下的日本妇女团体(1931-1945)》《性别视角下的日本妇女问题》『戦争体制下日本の女性団体』(日本こぶし書房)。主编有《东亚社会发展与女性参与》《平成日本社会问题解析》《少子老龄化社会——中国日本共同应对的路径与未来》(副主编)、《少子老龄化社会与家庭:中日政策与实践比较》(副主编),另在《日本学刊》《日本问题研究》《光明日报》《人民论坛》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微信扫码订阅 推送实时更新
论文
- 中日两国社会治理领域的交流、互鉴与合作
- 战后日本社会的“危”与“机”
- 从“增长型社会”到“成熟性社会”:平成时代日本社会的转型、困境与应对
- 日本“多元协作”的构建与展开——以地方自治体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为中心
- 从“垃圾战”到“多元协作”——日本垃圾治理的路径与经验
- 新冠疫情下的日本社会:影响、课题与前瞻
- 日本建设循环型社会的经验与启示
- 日本是如何实现基础教育均等化的?
- 从“一亿总中流”社会到“差距社会”——日本全民中产社会的形成与分化
- 日本NGO的对外援助活动及对我国的启示
- 2020年日本社会研究综述
- 从“垃圾战”到“多元协作”——日本垃圾治理的路径与经验
- 日本养老护理NPO的产生发展与作用
- 从“增长型社会”到“成熟型社会”: 平成时代日本社会的转型、困境与应对
- 日本是如何实现基础教育均等化的?
- 日本人战争记忆的选择、建构——兼谈中日如何共享战争记忆
本专栏经作者授权。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获得书面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