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平青,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教授,产业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中心主任。1973年生,湖北监利人。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出站后,执教于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2009年起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2016-2020年曾任管理与经济学院副院长、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从事访学研究工作。主要从事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员工关系与管理沟通、职业生涯与自我成长、产业发展与中小企业管理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出版著作28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微信扫码订阅 推送实时更新
刘平青
爱思想专栏作者

刘平青
刘平青,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教授,产业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中心主任。1973年生,湖北监利人。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出站后,执教于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2009年起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2016-2020年曾任管理与经济学院副院长、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从事访学研究工作。主要从事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员工关系与管理沟通、职业生涯与自我成长、产业发展与中小企业管理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出版著作28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微信扫码订阅 推送实时更新
论文
- 海外华商家族企业演化特征
- 国有企业“准家族化”的生发逻辑
- 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与基础性家庭或家族制度——从资源配置视角看家族企业
- 张厚义 私营企业人力资本运营的历史轨迹与现实矛盾
- 对民间资本投资农业的评析与思考
- 家族企业研究中的理论问题辨析
- 刘平青 高春景:集体企业变迁:转轨经济视角的回顾
- 刘平青 李伟辉:转轨期家族企业发展障碍
- 刘平青 李传辉:对企业家健康问题的思考
- 刘平青 姜长云:我国农民工培训需求调查与思考①
- 刘平青 张厚义:研究家族企业生命力的新视角
- 刘平青 郑丽:治理机制与企业健康
- 刘平青 石凯兵 孙鲁平:基于治理结构的企业员工关系研究
- 刘平青 胡迟:私营企业的治理结构特征
- 刘平青 刘笑笑 张彦明:行业“金字塔结构”假设及验证——以医药、食品行业为例
- 创业型企业组织发育:鲜桃的隐喻
- 刘平青 杨馥榕:私营企业主创业行为的心理学解释及验证
- 刘平青 郭苗苗 李婷婷:企业劳动关系合规与家长式领导:Z公司案例研究
- 刘平青 吴莹 王雪 吴晓磊:个人—组织匹配对农民工工作绩效的影响分析——以员工关系为中介变量
- 刘平青 李婷婷:内部营销对创业型企业员工留任意愿的影响研究:组织社会化程度的中介效应
- 刘平青 刘冉:组织内的情绪及关系管理
- 刘平青 李静:内部营销对女性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机理研究——以员工关系为中介变量
- 刘平青 王雪:领导者的自我沉思:“骆驼”“狮子”和“婴儿”
- 刘平青 李楠竹:领导者的自我沉思:“现在我”、“过去我”和“将来我”
- 刘平青 王雪 史俊熙: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的需求满足程度及其对留任意愿的影响
- 刘平青 任昆:领导者的自我沉思:“不知道”“不愿意”和“不能够”
- 王雪 进城务工人员婚姻家庭亲密关系疏离问题研究
- 史俊熙 北京创业青年:群体特征与发展状况
- 刘平青 史俊熙 杨帼华 马悦: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路径研究
- 刘平青 刘维政 史俊熙:让农村籍员工自愿留在企业中:内部营销作用于留任意愿的机理研究
- 刘平青 史俊熙:自我管理绩效出自哪儿?——一个中介调节模型的验证
- 刘平青等:家和万事兴:家庭—工作增益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
- 刘平青 崔遵康 赵莉 刘园园 杨征:中国情境下精神型领导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
- 崔遵康 刘平青 杨芳 刘冉 杨征:领导认同和自我决定整合视角下精神型领导与员工积极追随行为关系研究
- 崔遵康 杨征 刘平青 许爽 刘东旭:点燃科技企业明星员工创造力的领导机制研究———基于精神与能量视角
- 刘平青 刘东旭 魏一鸣:工科高校经管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多元共生与因势利导
本专栏经作者授权。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获得书面许可。